護牙五部曲 牙齒防護做得好,老來沒煩惱

上一則公告 下一則公告

張貼者 護理師   


張貼日期: 2019-10-18 18:50:55  點閱:382


乳牙健康 對孩子影響深遠
季麟揚表示,一般人幼年時期乳牙有20顆,六歲之後乳牙陸續掉落,長出永久齒,永久齒有28顆。乳牙的功能之一是幫恆牙佔位置,若乳牙蛀光、提早掉落,恆牙生長的位置就會容易產生混亂、不整齊。不只如此,小孩吃飯咀嚼、營養吸收也與牙齒健康有密切關聯。小孩有蛀牙、牙齒痛的時候,獲取的營養容易大打折扣,還可能不愛吃蔬菜、水果與肉類等需要咀嚼的食物,營養攝取就會不均衡,而缺牙對自信、語言發音的影響更是不言可喻。

「乳牙不好,恆牙也不會好!」季麟揚解釋,牙齒健康與否,與潔牙、護牙習慣有關,在乳牙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潔牙與護牙習慣,長出恆牙後,照樣很快就產生齲齒。有的孩子6歲長出的恆牙,7、8歲時發生蛀牙,可能10歲不到就得補牙、甚至拔牙。這牙齒本來可以用一輩子,結果10歲就不能用了,實在非常可惜,他認為,「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的禮物,就是給孩子一口好牙」,擁有一口健康牙齒,一生受用不盡。

我國DMFT指標 顯著改善
世界衛生組織(WHO)以「恆齒齲蝕指數」(Decayed, Missing and Filled Teeth, DMFT index)作為兒童口腔健康指標,D(Decayed)代表齲齒,M(Missing)代表因蛀牙被拔掉的牙齒,F(Filling)表示牙齒遭蛀蝕而接受填補,T(Teeth)也就是牙齒。一顆牙齒只要有上述3種現象之一,就算1分。根據2012年的一項全國調查,我國12歲學童DMFT指數平均為2.50顆,與2000年時的3.31顆相比,顯示有顯著改善。

世界衛生組織也訂立目標,希望2000年,全世界DMFT指數平均值在3.0顆以下,2010年在2.0顆以下,到2020年,可以降到1.0顆以下。

民眾可能認為WHO訂的標準太高,不過從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來看,全球189國DMFT指數平均為1.67顆。季麟揚說:「DMFT指數全球平均1.67顆,我國的平均值卻還有2.50顆,離及格還有一段距離,也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」。

兩要兩不 平常潔牙更重要
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(以下簡稱心口司)2018年宣導「保護牙齒五部曲」,幫助學童、小孩家長更了解如何維護口腔健康。「保護牙齒五部曲」包括第一,定期看牙醫,長牙就要立即看牙。第二,正確潔牙。第三,均衡飲食習慣。第四,使用氟化物。第五,窩溝封填。

在維持口腔健康,小孩也要注意「兩要兩不」。「兩要」是餐後睡前要刷牙,一天至少刷牙兩次,以及要使用含氟牙膏、含氟漱口水,且每半年接受牙醫師塗氟與口腔檢查。「兩不」則是不要吃甜食與含糖飲料,還有不要與其他人共用餐具或吹涼食物,避免口水互相接觸。

心口司建議,只要小孩開始長牙,每6個月就得到牙醫院所接受口腔檢查,平常正確潔牙更是重要。

小孩潔牙 需要家長監督、協助
季麟揚解釋,牙齒的外型是有弧度的,咬合面就好像山谷,有許多細小的發育溝,細菌就窩藏在裡面,當食物殘渣掉下進來,細菌就有食物可以吃,也就可以滋長。因此刷牙時,牙刷要隨著牙齒弧度而變化角度,牙縫也要清潔乾淨。6歲前的孩子可能還無法有效運用手指小肌肉力量,若放任小孩自己隨便刷,有些角落沒刷乾淨,食物殘渣一堆積,就容易蛀牙,所以很需要家長、照顧者協助清潔牙齒、監督。

心口司指出,0-3歲的孩子,家長可用紗棉布或牙刷幫助刷牙。3-6歲的孩子,可以讓小孩先刷一次,大人再完整地刷一次。這兩個年齡層的孩子刷牙,可以水平來回刷。6-9歲學童,可開始學習貝氏刷牙法,小孩刷牙後,再由家長重點加強大臼齒、門齒的清潔。9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用貝氏刷牙法清潔牙齒,此時小朋友就可以自己刷牙,家長監督。

善用氟化物 減少齲齒發生率
季麟揚表示,「牙齒雖然耐磨,可是很怕酸,只要處於pH酸鹼值5.5以下,牙齒就會開始脫礦、去礦化,牙齒結構受到破壞,就很容易產生蛀牙。」而氟化物在預防齲齒上,是「最好用的東西」,也被列為20世紀預防醫學的10大重要成就。已有非常多的研究證據顯示,氟化物有助於減少齲齒發生機率。

氟化物在牙齒預防保健上的應用包括:使用含氟牙膏、專業塗氟、使用含氟漱口水、使用氟鹽、氟錠等。像牙醫師的專業塗氟,目前心口司就有針對幼兒塗氟服務提供補助,未滿6歲的幼兒,每半年一次,可到牙科醫療機構,接受牙醫師提供免費牙齒塗氟、口腔檢查及衛教指導等服務。政府也開放牙醫師至幼兒園、社區提供塗氟服務。對於未滿12歲的低收入戶、身心障礙者及原住民族地區、偏遠及離島地區的兒童,則可每3個月進行一次免費塗氟。全國國小學童每週一次可在學校使用含氟漱口水,幫助預防齲齒。

臼齒窩溝封填 保護牙齒健康
窩溝封填也是預防學童齲齒重要策略。季麟揚指出,第一大臼齒是口腔內體積最大的牙齒,在咀嚼上扮演吃重角色。它位於口腔較深處,咬合面也凹凸不平,帶有許多小隙縫,極容易藏污納垢。第一大臼齒多數在6歲左右長出,但這時小孩的手指肌肉力量還不穩定,刷牙又必須將手伸到口腔中,才能刷得乾淨,這對維持口腔健康,是很大的挑戰。

因此醫界發現,若在小孩長出第一大臼齒後,盡快進行臼齒窩溝封填,就能減少臼齒發生蛀牙的機率。季麟揚解釋,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就是運用原本是液態的樹脂,照光固化後將臼齒咬合面的窩溝填平,牙齒咬合面較平整,清潔會比較容易,也較不會藏污納垢。等小孩長大,手指肌肉力量較協調,就可以自己好好地清潔牙齒,此時就算封填窩溝的樹脂脫落或磨耗,因為已養成良好潔牙習慣,影響就不會很大。所以進行窩溝封填後,還是要每天規律地潔牙,才能真正遠離齲齒傷害。

目前心口司對於全國國小一年級學童(包括:低收入、中低收入、身心障礙者、山地原住民鄉及離島國小學童),也提供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的補助,幫助小孩維持牙齒健康。

小孩口腔健康 家長責無旁貸
從2001年開始,全臺國小都在進行潔牙比賽,鼓勵國小學童養成良好潔牙習慣。季麟揚也提醒,潔牙比賽雖然可以鼓勵小孩注意口腔保健,但有些孩子身處弱勢,或家庭功能不完整,身邊照顧者可能無法協助潔牙、監督,這種情形更需要關注。期待家長多注意養成孩子正確刷牙、潔牙的習慣,也要規律地帶孩子去看牙醫師,進行口腔檢查、接受塗氟服務,當小孩長大成人,牙齒就有機會一直維持健康、強壯。